隨著科學發展和工業生產的提高,測定物質的粘度變得非常的重要,
旋轉粘度計可以用來測定聚合物液體的粘性和流動行為。因為大部分聚合物都是在粘流條件下進行加工成型的,對于聚合物粘度的測定,掌握粘流態的性能規律在聚合物生產工藝中非常的重要。
目前, 單圓筒
旋轉粘度計的精度一般僅有 5%左右, 其基本原理是:電動機通過一個經校驗過的鈹—銅合金彈簧帶動一個浸泡在被測流體中的轉子持續旋轉, 轉子受被測流體粘性拖拉形成的阻力成正比, 因而扭矩與被測流體的粘度也成正比, 旋轉扭矩傳感器測得彈簧的扭矩(即扭變的程度), 從而測得流體粘度。 彈簧受到的扭矩, 除了與被測流體的粘度成正比外, 還與轉子的轉速及轉子的形狀有關。
在測量不同粘度的流體時, 就要更換不同的轉子、切換不同的轉速, 才能使彈簧產生適當的扭力變形,測量高粘度流體時, 應選用較低的轉速和細小的轉子, 而測量低粘度流體時, 應選用較高的轉速和粗大的轉子, 確保彈簧產生適當的扭力變形。
這種粘度計操作復雜, 測量轉矩的主要元件(彈簧)加工難度大, 一致性不高;轉速要求范圍寬、精度高、且波動極小, 一般要用同步電動機才能滿足要求。 且在測量時, 轉子持續旋轉,會使被測流體溫度升高(摩擦引起), 當轉速較高時, 還會使被測流體產生“湍流”, 進一步導致測量誤差。